希戈納MIC100微型網格化空氣質量監測係統采用電化學、半導體(ti) 紅外、PID、光散射等技術手段,測量原理簡單,可針對環境空氣中的 SO2、NO2、CO、TVOC、O3等危險氣體(ti) 進行監測,同時結合測量的風速、風向(選配)等氣象條件,快速生成數據並通過自帶的傳(chuan) 輸單元及時傳(chuan) 輸到平台進行數據存儲(chu) 分析,對危險氣體(ti) 進行溯源及預警。其體(ti) 積小巧,防護等級高,安裝方便,可市電和太陽能雙重供電,適合在城區和野外環境中工作。

方案應用
網格化感知設備可分為(wei) 固定式和移動式。監管機構可通過監測係統平台對工地揚塵、化工園區、重點工業(ye) 企業(ye) 以及城市空氣質量進行有效監測,並實現汙染預測、預警及汙染事件的溯源。
技術規範
HJ 664-2013 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站點位布設技術規範(試行)
HG/T 55-2000 大氣汙染物無組織排放監測技術導則
GBT 16297-1996 大氣汙染源綜合排放標準
MIC100測量參數
顆粒物:PM2.5 ,PM10 、TSP(選配)
氣象(選配):溫度,濕度、風速、風向、氣壓環境(選配):噪聲、電子鼻、視頻監控
常規汙染源:SO2 、NO2 、CO、O3
特征汙染源(選配):VOCs 、H2S、HCL、HCN、NH3等
應用領域
區域環境空氣質量網格化監測
建築工地噪聲揚塵在線監測
綜合惡臭監測
化工園區等特征氣體(ti) 監測、預警
解決(jue) 方案
針對環境監測現狀及當前網格化監管遇到的問題,均勻劃分為(wei) 若幹網格點,綜合固定監測和移動監測。
希戈納科技提出基於(yu) 智慧環境的網格化空氣質量監測技術,形成精細地覆蓋整個(ge) 區域的感知物聯網絡,解決(jue) 方案,該方案針對城市、農(nong) 村、居民區、工業(ye) 實時監控多種汙染物的濃度水平和分布規律,為(wei) 管園區、工地等存在有組織和無組織汙染排放源的區理者提供全麵、精準的空氣質量數據,且作為(wei) 環境域,進行全麵、精準“網格化布點",將目標區域網格化監管的執法保障和有力支持。